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小學類
易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玄部
 (羊云其言入何不嫌也何休云不/嫌为篡然则于王猛何以惜此义)
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左传冬十月丙申王起师于滑辛丑在郊遂次于尸十/一月辛酉晋师克巩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
(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阴忌/奔莒以叛召伯逆王于尸及刘子单子盟遂军圉泽次)
(于堤上癸酉王入于成周甲戌盟于襄宫晋师使成公/般戍周而还十二月癸未王入于庄宫王子朝使告于)

(诸侯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亦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且为后人之迷败)
(倾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至于 厉王
王心戾虐万民)
(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 (第 8b 页)
 苏氏曰尧舜让而帝子哙让而绝汤武行仁政而王
 宋襄行仁义而亡与治同事未必兴也必同道而后
 兴道同者事未必同也 周厉王
弭谤秦始皇禁偶语
 周景王铸大泉王莽作泉货纣积钜桥之粟隋炀帝
 洛口诸仓其事同其道无不同者故与乱同事 …… (第 38a 页)
 监视此成汤之所以懋敬者率而行之夫继世而有
 天下莫不承祖考之绪然有若仲康之世所承者太
 康之绪宣王之世所承者 厉王
之绪则其欲大有为
 于天下必也有所变更移易而治功不可以遽成太
 甲之所承者汤之绪可谓善矣嗣有善绪则其 (第 42a 页)
 之道不宽绰其心敬信其言以为诚然至于无罪无
 辜者必将惟其杀罚矣无罪而罚之无辜而杀之是
 乱也则天下之怨同而聚于吾身矣如 周厉王
之监
 谤秦始皇有诽谤妖言之律是不念为君之道以宽
 绰其心故其刑罚不当此怨之所积而 (第 52b 页)
厉王
流于彘
 秦二世而亡也盖明王之治天下固无致怨詈之道
 然闻怨詈之言而益敬德则怨詈何自而兴暗主之 (第 52b 页)
 废缺既无废缺故纪纲法度所以尽得其条理而四
 海之内所以尽得其所若六月之序言鹿鸣废则和
 乐缺之类以 厉王
之世废缺如此则其失正者多矣
 故四夷交侵中国衰微以其缺而不振如此则知当
 穆王之世正而罔缺其盛为如何 (第 30b 页)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
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菑与灾同乐音洛)
安其危利其菑者不知其为危菑而反以为安利也
所以亡者谓荒淫暴虐所以致亡之道也不仁之人

私欲固蔽失其本心故其颠倒错乱至于如此所以
不可告以忠言而卒至于败亡也(辅氏曰仁本吾心之固有惟不知存
养体认故为私欲所障蔽而冥然无知顽然无觉虽处于危而反以为安虽沦于菑而反以为利虽陷于
其所以亡而反以为乐其颠倒惑乱至于如此故不可告语而败亡随之自古危乱之君同出一辙若本
心尚有一点之明可以为受言之地则其祸乱犹有可以救药者也○真氏曰自昔危乱之世未尝无忠
言祖伊尝谏纣矣召穆公尝谏
厉王
矣而二君不之听者盖其心既不仁故颠倒迷缪以危为安以菑为
利以取亡之道为可乐也夫人君孰不欲安存而恶危亡而 (第 18a 页)
 鲁人以为敬杞以侯来鲁人以为不敬明年讨杞

 灌甫曰按乐正子记杞公以侯礼事 周厉王
黜为杞
 侯武公立仍称杞侯以朝鲁至惠公再黜为伯成公
 以夷礼事襄王黜为子桓公以后与晋为姻数从会
 盟 (第 18a 页)
次之
以北门 疐不可为携手去之尔狐尔乌与尔长辞故
次之以北风 携手同行跋涉不顾亦有将士跋涉为
苦是维 厉王
暴虐之故故次之以渐渐之石 王虐用
其民民不堪命芮良夫作诗讥切执政故次之以桑柔
 乱生不夷覃及于鬼方荆 …… (第 12a 页)
 荡之与汤古字相通皆取水流莫知其穷荡荡上帝

畏其疾威子之荡兮游荡是讥故次之以宛丘 陈幽
唱巫风民多淫祀市也婆娑子仲之子故次之以东门
之枌 谁谓陈小犹可为善国釐公继幽懦不能自力
衡门之贤栖迟太息故次之以衡门 幽末釐初厉王
已㳅彘有共伯和实间王位后乃还共山以 厉王
为祟
周人怀之犹盱其至故次之以都人士 当共伯摄位
时天下苦大旱穷民多离散及宣始来归随阳如鸿雁
故次之 (第 13a 页)
 王(史周夷王时王室微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遂立/为王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
 (执疵为越章王 厉王
暴虐畏其伐复去王号至熊达/伐随令请王室尊为王王室不听乃怒自立为武王)
 (愚按此言东迁始僣/号指武王 (第 22b 页)
 (不书同之夷蛮/以惩求名之伪)若楚若吴若徐皆自王降而称子(史/楚)
 (世家周夷王之时王室微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熊/渠立为王 厉王
暴虐熊渠畏其伐去王号十一世至) (第 37a 页)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
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菑与灾同乐音洛)

安其危利其菑者不知其为危菑而反以为安利也
所以亡者谓荒淫暴虐所以致亡之道也不仁之人
私欲固蔽失其本心故其颠倒错乱至于如此所以
不可告以忠言而卒至于败亡也(真氏曰自昔危乱之世未尝无忠言
祖伊尝谏纣矣召穆公尝谏
厉王
矣而二君之不听者盖其心既不仁故颠倒迷缪以危为安以菑为利
以取亡之道为可乐也夫人君孰不欲安存而恶危亡而 (第 16a 页)
 (郑氏曰鲁以周公之故立文王之庙三家见而僣焉/仲孙叔孙季孙氏皆立桓公庙方氏曰诸侯有国而)
 (已故不敢祖天子大夫有家而已故不敢祖诸侯陆/氏曰言不敢明非不得也故宋祖帝乙郑祖 厉王)
○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尊贤不过二代
 (郑氏曰过之远难法也二或为三孔氏曰天子继世/而立子孙以不肖 (第 41b 页)
 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

 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至于 厉王
王心戾虐万
 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
 后效官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 (第 5b 页)
徒之戎皆克之及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
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
叛国以事纣至 厉王
无道戎乃入犬丘杀秦仲之族宣
王四年使秦仲伐戎为戎所杀王乃召秦仲子庄公与
兵七千人伐戎破之后申侯与戎寇 (第 12b 页)
  (事谥法不尸/其位曰隐)
(文武开基姑都丰镐幽厉板荡平王东迁洛阳尽举/故都而弃之秦所谓东周也于是王室微弱至平王)
 (四十九年而入春秋鲁隐/公三年平王崩桓王立)
(姬姓伯爵自桓公始受封 周厉王
之子宣王之弟也/传世武公庄公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二十二年克) (第 1a 页)
(巾/反)郑有平惠之勋(平王东迁晋郑是依惠王/出奔虢郑纳之是其勋也)又有厉宣
之亲(郑始封之祖桓公友 周/厉王
之子宣王之母弟)弃嬖宠而用三良(杜七年/杀嬖臣)
(申侯十六年杀宠子子华也贤/三良叔詹堵叔师叔所谓尊 (第 7a 页)
败也孟明之罪也
必杀之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
隧贪人败类(杜诗大雅隧蹊径也周大夫芮伯刺 厉王/
言贪人之败善类若大风之行毁坏众物)
(所在成蹊径○帅所类反芮如锐反诗/大雅桑柔篇隧音遂道也败必迈反) …… (第 6a 页)
息列反/殷始封之君)文武不先不窋(杜不窋后稷子/○窋知律反)宋祖帝乙
郑祖厉王犹上祖也(杜帝乙微子父 厉王
郑桓公父二/国不以帝乙 (第 10a 页)
厉王
不肖而犹尊尚)
(之/)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
(杜忒差也皇皇美也后帝天也诗颂僖 (第 10a 页)
君之命○剪子)
(浅/反)若惠顾前好(杜楚郑世有盟誓/之好○好呼报反)徼福于厉宣桓武不
泯其社稷(杜 周厉王
宣王郑之所自出也郑桓公武公/始封之贤君也愿楚要福于此四君使社稷)
(不泯泯犹灭也○厉宣郑桓公友 (第 9a 页)
周厉王
之子宣王/之母弟桓武郑武公名滑突桓公之子泯弥忍反)使
改事君夷于九县(楚灭九国以为县愿得比之○九县 (第 9a 页)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事以
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
以宽也(杜诗大雅汔其也康绥皆安也 周厉王
暴虐民/劳于苛政故诗人刺之欲其施之以宽○汔诗)
(乙/反)母从诡随(杜诡人随人无正心/不可从○从子用 (第 18a 页)
专享文武之功(杜不敢专/故建母弟)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
入于难则振救之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杜夷王 厉王/
父也愆恶疾)
(也○覆芳服/反难乃旦反)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林诸侯莫/不遍走祷) …… (第 6a 页)
(祀群望之神以/祈王疾之瘳)至于 厉王
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
(杜不忍害王也厉王之末周/人流王于彘○彘直例反)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杜/间) …… (第 6b 页)
乱宣王尚少召公虎取/而长之有志言长而有立志也效授也二公)
(乃共立之而授/其官政于王)至于幽王天不吊 周王
昏不若用愆厥
(杜幽王宣王子/若顺也愆失也)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
郏鄏(杜携王幽王少子伯服 (第 6b 页)
于郤

地又地名晋大夫叔虎所邑也借为退郤之郤去


约切(又作郤从节说文曰节欲也)

郑   直敬切 周厉王
之子桓公友所封在今华州 (第 9a 页)